2019年11月28日上午,江汉区人大常委会花楼水塔街工委开展以“江汉路步行街区建设”为主题的人大代表调研座谈活动,聚焦江汉路步行街综合整治工程和业态提升布局情况,听取区人大代表、选民代表的意见或建议,助推江汉路步行街高品质建设。江汉区委常委、区公安分局局长刘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向农等10名人大代表、10余名选民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代表活动由区人大街工委主任程献主持。
江汉路是国内最长的步行街,被誉为“天下第一街”,沿线存有大量民国初期历史建筑,是武汉着名的百年商业老街,拥有国家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7处、市级文保单位4处,历史建筑、特色里份30余处,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2018年底,商务部发布《商务部关于开展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江汉路步行街入选全国首批11条试点改造街区,成为华中地区唯一一条获此殊荣的步行街。
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建筑改造范围为江汉路步行街两侧建筑,北起京汉大道,南抵沿江大道,总长1450m,共涉及建筑75栋,其中江汉区涉及改造建筑32栋(中山大道以南16栋,中山大道以北16栋),立面整治面积约13.25万平方米,屋面整治面积约1.29万平方米。改造建筑中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区级历史建筑共10栋,此类建筑改造以修缮及维护保养为主,重点拆除外立面与屋面的后期搭建,底层商铺招牌整治,力求恢复建筑历史风貌。其余22栋为一般建筑,以局部改造以及协调风貌为主,兼顾个性展示,整体效果力求连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韵律。
江汉区建设局局长黄万能通过PPT展示和播放宣传片,从项目背景、立面整治、景观提升、广告店招等多个方面向人大代表详细讲解了江汉路步行街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情况。江汉区商务局局长蔡波从项目概况、定位研究、总体规划、行动实施等方面向代表详细讲解了江汉路步行街环境品质提升规划,介绍业态提升布局情况。通过介绍代表了解到每一栋建筑改造前都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从多个设计方案种选择最佳效果方案进行施工打造,体会到了“一建筑一方案”背后的专业与精致。代表们表示规划方案振奋人心,对江汉路步行街提升改造充满信心与期待。
座谈会上,区人大代表们充分肯定了江汉路步行街区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前期的工作努力和成效,并表示将持续关注该项区级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江汉路步行街区建设要找准定位,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落地,体现武汉市城市人文特色,切实带动消费与商贸发展,以在全国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作为检验标准,赢得居民群众的认可;二是江汉路步行街作为百年老街,见证了武汉的历史变迁,江汉路步行街区建设要尊重历史,保留老武汉的味道和老武汉人的记忆,再现沿线老里分建筑、百年老店等历史形态风貌,体现老街蕴涵;三是统筹考虑周边佳丽广场、万达等商业体以及老里分历史建筑,有机统一规划打造,挖掘释放老里分商业价值,带动商圈整体效益;四是全方位考虑,提前预判江汉路步行街提升改造后的人流量,统筹规划人员分流和应急处置,避免发生公共安全事故。
座谈结束后,代表自行前往江汉路步行街进行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