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政府信息公开

        文      号 发文日期 2021-11-12 11:28
        发布机构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武汉市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解读

        《武汉市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解读

        字号 :  | 
        更新时间:2022-11-30 17:30 发布时间:2021-11-12 11:28 |  来源:武汉市应急管理局

        近日,《武汉市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以武汉市应急管理局、武汉市地震局名义联合印发。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规划》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和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着眼全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全局,立足解决应急管理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我市研究编制了《规划》。

        二、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十四五”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规划》《湖北省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定。

        三、编制过程

        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市应急管理局于2019年6月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起草专班,制定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历经了前期准备、调查研究、形成思路、文本起草、征求意见、专家论证、衔接协调、初审、报批等多个阶段。

        四、主要内容

        《规划》在总结“十三五”相关规划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市应急管理发展现状、问题、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一个目标、五大任务、七大重点工程”的规划主线,着力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把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实现“一主引领”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认真总结了“十三五”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市应急管理各项指标总体控制良好,实现了预期目标。安全生产方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量从“十二五”期末的417人减少到2020年的203人,下降51.32%,2020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2,控制在“十三五”规划0.065的目标值以内,好于全省“十三五”末0.025的水平。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的目标值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3的目标值以内。应急救援方面,应急责任网络不断健全、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动员能力不断提升,救灾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二)深入研判了当前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当前我市应急管理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少数企业和单位责任不落实,风险防控基础薄弱,应急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全民应急素质能力不足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十四五”期间,全市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重大风险的压力日益加重,自然灾害威胁仍时刻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但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的改革创新实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也为全市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支撑以及内生动力。

        (三)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具备较强的应对全灾种威胁的能力,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较大事故有效遏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着提升,人民对安全环境的满意度和对安全需要的获得感明显提高。分类目标:有体制机制、安全生产、灾害防治、消防安全、救援救灾、综合保障等六类目标,其中量化的关键指标是:亿元全市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42以内;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控制在1人以内;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

        (四)统筹兼顾确定了五大主要任务。一是坚持深化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二是坚持精准施治,增强防范化解灾害事故风险的能力;三是坚持底线思维,不断提高应急救援救助能力;四是坚持深耕细作,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应急科技和人才支撑。

        (五)强化项目管理推进七大重点工程。分别是,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互联网+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程;风险监测预警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理工程;应急科普教育培训场馆、避难(疏散)场所、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程。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