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2021 | 发文日期 | 2021-08-05 16:00 |
---|---|---|---|
发布机构 | 江汉区教育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对区365手机app_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_365bet赌城投注十五届五次会议第2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对区365手机app_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_365bet赌城投注十五届五次会议第2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已成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推进。
(一)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心育体系
区教育局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以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20〕68号)精神,紧密围绕2021年市、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关于落实<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计划(2020—2021)》的工作部署,在区委、区政府关心指导下,积极加强中小学生疫后心理健康维护,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普及教育,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江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区教育局成立了江汉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教育局教培中心、中教科、小教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教培中心,负责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各校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学校心理健康管理由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专职干部、从业人员细化分工,各负其责,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做到全员心育。
(二)完善心育制度,强化服务保障
结合国家最新文件精神,区教育局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服务制度、心理辅导室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心理档案建立与心理测评服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同时指导各校立足校情,建立师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制度。根据《武汉市中小学心理辅导机构建设标准》,各中小学在基仪站统一规划下有序建立符合专业要求的心理辅导机构与基本设施。目前,全区中小学均按师生比1:1000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其中高中和部分初中学校配备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近30所中小学按标准建立了心理辅导室,辅导室服务功能区较为齐全,专业设备较为完备,学生心理档案较为完整,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各种心理辅导需求。在常规管理中,严格按区局统一要求辅导室有值班教师接待来访学生,严格记录辅导室各功能区使用台账,充分利用辅导室各功能区特点,强化日常辅导,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三)落实学校心育,创建心理示范校
江汉区中小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各校继续对学生开展防疫常识普及教育,减轻焦虑和恐惧,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形成良好心态。同时,立足学校心育,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评价、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业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面向中高考学生、教师、家长,以专家进校园、心理周、师生系列团辅等多种形式开展中高考减压活动。
每周下校指导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暨区域教研活动,开展“提升学生积极适应能力”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水平,促进中小学校优质内涵发展与广大师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我区有2所学校评为全国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有6所学校评为武汉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有22所学校评为武汉市心理健康合格学校。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基本达到区级合格校水平,正在积极申报武汉市心理健康合格学校,争取在2022年全部通过市级合格校评估考核。
(四)关注教师心理,提升专业素养
我们结合教培中心的特点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分层次、分岗位、分对象等对全区4000余名教师先后开展了心理健康培训。做到了每月开展一次区级教师心理团体辅导,每学年举办一期专兼职骨干教师研修班,助力专兼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由此,以研究促培训、在培训中加强研究,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可持续发展。
根据全市教师心理工作室工作要求,以“发展教师心理弹性”为核心,以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提升教师生活质量,促进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以武汉市重点课题《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为抓手,立足区域实际,针对前期调研结果进行有效的探讨,旨在帮助教师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心智模式。本学年重点围绕“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举办了24次主题团辅,保证了一月一主题、两周一活动,每次120分钟左右,先后有2000余人次参加辅导。本团辅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增强教师团队精神,了解个体各方面的能力的差异,帮助成员深入了解自己,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成员学会正确表达和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面对生活。通过组织开展普及心理知识、提供心理评估、人际交往技巧、亲子关系处理、情绪控制管理、危机干预、沙盘游戏、个案服务等系列辅导活动,满足全区教师对心理服务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个人心灵的成长为广大教师解决日常生活及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五)形成多方合力,建立应急机制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武社心办〔2021〕1号)文件要求,建立武汉市“家校医”三方联动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心理危机精准识别、干预有效、转介顺畅、协调援助,切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区联合武汉市教科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武汉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医教结合项目,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打通了转介、就医的关口。通过建立心理问题定点转介渠道、危机协同响应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心理危机预防知识科普和研究等,整合医疗机构、学校和社会的各类资源,推进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预防、干预的各项措施,提升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率、及时转诊率和联合诊疗率以及心理健康维护常识的知晓率等,全面促进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学年我们对小学中高年段,初高中各年段学生抽样开展中小学生心理状况监测,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动态。今年我们还将对教师和家长抽样有序开展心理核心素养调查、家庭心育需求问卷等工作。
此外,我们建立了武汉市(江汉区试点)家庭教育心育平台,每月组织3个心育专题,2021年以来实现全区中小学家长参与率达50%。我区中小学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倡议书等形式,特别关注小长假、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指导家长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少能胜多,避免唠叨”、“棍棒教育,不可取之”、“矛盾冲突,有倾诉人”、“爱的教育”、“家校携手,助力中考”等主题,切实有效的解决热点亲子问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
同时,江汉区心育工作开展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心理个辅团辅、家庭教育家长心育课堂、社教联动、医教结合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学校专业教师团队和社会力量全面推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六)加强宣传教育,坚实江汉心育
一是后疫情时代,我们利用网络在全市率先开展教师心理沙龙市级开放日活动,来自全区的200余位老师,在线上平台与江汉区教师心理工作室团队成员们现场连线,共同交流分享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故事和人生体悟。
二是承办“武汉市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讨暨第八届高中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颁奖典礼”。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和线下同步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市所有中小学心理教师都通过直播平台一起观看整个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点击量达到9.59万人次。在本次活动中,我区教师成绩喜人,体现了江汉中小学全学段心育工作水平更体现着心理教师的专业追求。
江汉区教育局
2021年7月28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