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江民政函[2021]19号 | 发文日期 | 2021-05-26 14:55 |
---|---|---|---|
发布机构 | 江汉区民政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对区365手机app_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_365bet赌城投注十五届五次会议闭202102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对区365手机app_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_365bet赌城投注十五届五次会议闭202102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1、加大养老服务设施投入提高覆盖率。编制《江汉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纳入全区城区规划“一张图”管控。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要求,住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不足的,通过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予以解决。以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为重点,实施养老服务机构“倍增”计划,支持区内国有企业采取投资、合作、提供场所等方式参与建设运营。2021年启动1个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常青街、汉兴街2个街道级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新建和改建1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2023年前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由政府建设或提供场所、交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床位1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综合体。从2021年起,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资助等方式,逐步扩大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力度,并视情扩大改造补贴对象范围。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优化配置社区幸福食堂,充实养老服务网点。满足老年人社交和日常生活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对老旧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进行无障碍适老改造。
2、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制定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拟每年举办养老服务推介会,公布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清单和养老服务投资指南,为各类投资主体做好服务。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长效运行机制,提高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水平。推动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支持专业养老机构运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将服务延伸到居家社区。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和有实力的国资养老服务企业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通过扶持引进一批为老服务企业和专业社会组织参与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和质量的提升。
3、扩大优质养老服务普惠性供给。持续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养老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等级评定,打造一批高星级养老机构。综合运用区级养老服务平台数据、智能计数设备数据、第三方考核数据确定服务商服务质量和能力,将质量等级评定结果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参考,与运营补贴挂钩,增强服务商造血功能和品牌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医疗结构与养老服务协作机制,鼓励养老机构通过将医疗资源交由专业医疗机构运营,设置医疗分点等方式提高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建立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保险公司探索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不断完善金融支持力度补贴制度,为参保人提供个性化长期照护服务。
4、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保障措施,在政策及资金层面给予帮助,制定《养老人才三年培养计划(高管及专业技术)》,健全培训机制。以国家、湖北省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专家组成员,省市历届护理员大赛获奖选手为班底,组建区级养老专家培训组,积极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完成1300人次专业培训。完善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与薪酬待遇挂钩机制,输送养老服务人员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对获奖人员及专业技术能手,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提升养老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全区养老体系建设储备培养一批中高层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打造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三社联动”机制,逐步增加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床位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配比。
5、建设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制定实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区方案,完善区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采取政府采购、企业提供、家属自购等多种方式,合理布设人工智能设备,推广智能化养老服务应用场景。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探索“平台、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床位”联动的人工智能养老模式,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照护服务,为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提供支撑,降低养老服务人工成本,优化养老服务体验,惠及更多居家老人。
武汉市江汉区民政局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