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政府信息公开

        文      号 江民政函[2021]15号 发文日期 2021-05-26 15:25
        发布机构 江汉区民政局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对区365手机app_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_365bet赌城投注十五届五次会议第5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对区365手机app_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_365bet赌城投注十五届五次会议第5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字号 :  | 
        更新时间:2021-11-19 15:16 发布时间:2021-05-26 15:25 |  来源:江汉区民政局

        江汉区民政局高度重视社区治理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是新时代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本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诉求,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区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得到了全方面的考验,同时也给社区协作治理机制、基层群众组织自治、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社区精细化服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筑牢社会治理根基,完善社区队伍能力提升机制

        全力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和机制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社区队伍管理认真落实《武汉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在全市率先制定《江汉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细则》,按照“分类实施、公开择优、平稳有序”的原则,我区先后完成了678名社区“两委”专职成员“整体转入”和1000名社区干事“存量考试考核”择优选聘的过渡工作,人员配备进一步优化。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局、区民政局等过渡工作专班成员包点到12个考场督查,并全程参与督导过渡人员的考试考核工作。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定出台《江汉区社区工作者综合考核办法(试行)》。二是健全激励机制,稳定社区治理骨干队伍。严格按照“四岗十八级”的新标准落实社区工作者报酬,全区678名社区“两委”专职成员最高定级为13级,最低定级为3级,每月最高应发工资为6742.77元,最低5077.58元;1000名社区干事最高定级为7级,最低定级为1级,每月最高应发工资5746.74元,最低应发工资4743元。全区2020年社区工作者报酬财政总投入近1.57亿元,较2019年增加3734.84万元,平均每人年收入增幅达70%。落实社区工作者工会会员、体检、年休假等福利待遇。三是健全晋升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成长链条。建立社区工作者岗位与等级相结合的职业体系,形成社区干事—社区“两委”专职成员—社区“两委”副职—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成长链条。去年,我区面向社区工作者专项招聘了2名公务员和2名事业单位人员,还将20个事业编制用于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管理试点,实行专编专用,打破优秀社区工作者发展“天花板”,逐渐拓宽晋升空间。

        二、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一是深化民工作法”,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各街道社区通过召开居民征求意见会、开放空间会议、议事会等形式,按照“五民工作法”的标准和要求,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制定符合社区实际的居民公约。截至目前,各社区共制定(修订)居民公约116篇。其中唐家墩街西桥社区、民权街王家巷社区居民公约获评2020年武汉市优秀居民公约。各社区因地制宜搭建居民议事厅、民情恳谈会、月月谈等协商议事平台,总结提炼出“一部五站”、“邻里夜话”、“邻里互助”等社区自治工作法,多次获得省、市相关部门表彰和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二是拓宽基层治理渠道,发展壮大居民自治力量。积极培育扶持公益类社区社会组织,全区现有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600余个,登记注册民办非企业单位314个、社会团体60个,服务涵盖青少年教育、残疾人帮扶、为老服务、居民调解等多个领域。2020年度全省举办的优秀社区社会组织暨公益创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民权街打铜社区创意策划的《匠造社区、“铜”心共治》项目获评“十佳社区公益创投(志愿服务)项目”。我区还有3个公益项目经过激烈角逐,脱颖而出,获得2020年度武汉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项目资助金。花楼水塔街社区治理创新助力计划项目入选2020年度全省和全市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三是创新社区协作治理机制。依托“益汇江汉”公益创投大赛、微创投大赛等,引导社区社工室与社会组织通过社区协作治理机制创新,联动实施社区治理项目。累计培育扶持70余个社区公益项目,资助金额近130万余元,通过购买第三方财务托管服务,解决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

        三、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发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作用,联动社会资源,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一是开展考前培训,强化专业人才建设引导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全面提升专业能力2020年社区工作中考取社工证的共121人,其中初级90人,中级31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持证社工828人,其中初级610人,中级218人,另有1名社区工作者通过高级社工师笔试。二是健全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网络,深入开展专业服务做强区级平台(社会组织公益创客空间),发挥枢纽作用,不断健全完善“1233”工作机制;做实街道中心,发挥联通作用。我区12个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模式,指导各类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公益服务和社区治理;做优社区社工室,发挥联动作用。在全区每个社区成立社区社会工作室,组建社区协作治理团队,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渠道,探索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可行路径。三是链接各方资源,助力疫后全面重振。整合区级财政专项资金268万元、链接各类慈善资源190万元,以“五社联动”服务形式,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方式落地街道、社区为重点人群积极开展和提供心理疏导与社会工作服务。指导调动区内社会组织开展线上防疫和资源链接等工作,引导各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机构开展各类线上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举措,抓好3项重点工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打造“五个中心”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着力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队伍

        以第八届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为重点,严格程序规范,坚持人选标准,优化班子结构,着力推动整体优化提升。加强社区工作者规范管理,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理论功底和服务群众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是合理优化配置,有序推进社区规模调整

        进一步因地制宜优化社区空间布局,合理调整社区规模。加快对全区12个街道、109个社区全面开展社区规模调查工作进度,充分征询相关方意见,科学研判,结合实际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社区规模调整建议。

        三是加大培育力度,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社区的活力,充分整合区内资源,统筹安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资金,不断健全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完善“1233”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区、街、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化运营模式,筑牢创新社区协作治理基础,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和服务实验区,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武汉市江汉区民政局

                                  〇二一二十六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