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江民政函[2022]6号 | 发文日期 | 2022-06-21 09:23 |
---|---|---|---|
发布机构 | 江汉区民政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对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对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江汉区人民政府一直以来高度关注我区孤独症儿童现状,区民政局为满足孤独症儿童需求,通过区儿童福利指导中心联合友谊青少年空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守望星园自闭症家庭互助服务中心等机构开展专业社工服务,为孤独症儿童及精神障碍人士提供支持服务。
在针对孤独症儿童提供具体的服务内容保障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搭建友善康复环境。我区不仅积极整合医疗资源,组建融精神科、眼科、牙科、全科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团队;还链接省市区残联、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中心、武汉市美好家园家庭支援中心、武汉守望星园自闭症家庭互助服务中心、武汉经济开发区守望暖心自闭症家庭互助中心、武汉市儿童医院社工部、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万科君澜酒店等20多家爱心资源的积极帮助和共同参与,为孤独症儿童搭建友好的社会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的支持网络。
2、丰富社会支持服务。本年度来,受疫情防控影响,我区持续在线上开展各类日常精神康复活动、线下康复活动3场,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身、心、灵”全面服务。项目社工联合专科医生组建线上康复组,通过线上打卡任务形式,缓解孤独症儿童及其家人在居家隔离中产生的心理情绪问题。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助医、助药服务,为其解决购药难、或就医难问题。
3、提供家属喘息支持。关心孤独症儿童家属需求,也是社区康复服务的一大重点。我区针对家属的照顾压力问题,开设“喘息服务”,将园艺治疗模式带入家庭,帮助家属疏解长久以来的负面情绪。设立家属互助小组,手把手向家属讲解孤独症儿童居家照护医疗注意事项和照顾患者的技巧,帮助他们提升自助和互助的能力。
近年来针对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开展的各项服务项目内容:
1、“幸福童行”社会融合计划:“手牵手,同在蓝天下”社会融合活动、“为爱携手·幸福童行”夏令营亲子互动活动、“科技星榜样 孩子心梦想”杜莎夫人蜡像馆科技周活动等活动。
2、“益创成长路”:“鼓悦坊”非洲鼓系列课程、“播种一片水稻”、“青春喜迎十九大”中国结活动、“关爱特殊儿童,畅游美丽江城”、“打开心窗 有爱不孤独”等活动。
3、“太阳计划孤独症家长喘息服务”:“爱在一起不孤独”启动仪式、“喜迎新春包饺子 冬日浓情暖人心”、“与春天同行 绘多彩青春”社工宣传周活动、“军运有我·做文明有礼武汉人”纪念世界孤独症日公益活动、“播撒春天的希望”、“温情插花手里留余香 诗情花意回味悠长”、“农场采摘果蔬齐飘香·美食DIY大家共分享”等活动。
4、助残日活动:“小脚丫走武汉”第62站华科行、“幸福童行·亲近网球、体验网球”慈善活动、“关心帮助孤独症青少年 走向美好未来——青春行江汉 小南湖公园大课堂”活动、“幸福童行 微笑军运”等活动。
5、世界孤独症日活动:“相聚‘云端’星连心 为爱而行”、“助力星愿 植趣职悦”、“春风花草香 星儿向未来”等活动。
6、“与梦童行”:携手20筑梦远行——社会融合主题活动。
7、医务社工“关爱折翼天使,让世界充满爱”等活动。
8、其他重大活动:“武汉发展 由我见证”冬令营活动、“与军运同行·我为军运添绿争彩”大型活动、“爱在一起 幸福生活”庆国庆迎中秋生活体验工作坊联谊会、“致敬百年路 星儿亲子六一康乐公益行”等活动。
9、募捐活动:“星星点灯·幸福童行”公益慈善活动,通过慈善义卖募捐为自闭症儿童募捐金额19490元,全部捐助给武汉市守望星园自闭症家庭互助服务中心,帮助该中心特困家庭的孤独症儿童进行职业培训和康复训练。
关于我区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贯彻政策要求,扩大服务成效。目前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相关服务已初见成效,在孤独症儿童家庭中也颇受好评,但与居民群众的服务保障需求还有差距,服务覆盖面不足。下一步,我区将要求区内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对辖区内家庭进一步筛查,完善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家庭信息,并提供针对性服务,或链接专业服务。
2、完善多方联络协调机制,提升服务效益。当前,包括民政、卫计、公安等多部门均向孤独症儿童、青少年提供了各类服务项目,但各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民政局作为牵头单位,要进一步和各单位、部门做好联络协调机制,定期开展工作推进会、专业人员培训会等,有效整合各系统各部分的人力、物力、资金、信息、设施等资源,优化服务体系和资源配置,提升服务保障效益。同时。充分调动慈善资源、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社区组织等多元救助力量共同参与,满足孤独症儿童、青少年患者和家庭多样化的康复需求。
3、探索建立服务转介机制,畅通康复渠道。目前孤独症儿童、青少年患者在学校就学、住院就医、社区康复的转介系统还存在梗阻问题。需要加强精神障碍治疗与康复资源的整合协调,建立信息共享、衔接顺畅、运转有效的服务转介系统和“医院-社区-学校”的绿色通道。
4、规范管理护理孤独症从业人员,关注特教教师、康复训练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空间。一方面需要规范管理孤独症相关从业人员,增强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培训,避免服务质量水平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关注孤独症从业相关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问题,在提升职业发展空间、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努力,稳定孤独症儿童、青少年服务队伍。
武汉市江汉区民政局
二0二二年六月一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