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武汉市江汉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文件(17) | 发文日期 | 2021-01-20 17:13 |
---|---|---|---|
发布机构 | 江汉区财政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关于江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关于江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现将江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区第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区365手机app_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_365bet赌城投注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365手机app_365体育官网平台手机_365bet赌城投注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力谋划,积极统筹调度财政资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疫情防控、稳企纾困和重点领域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三本预算的具体执行和政府债务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调整预算(以下简称预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为9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84.6亿元。预计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6亿元,为预算的100%。
按支出科目功能分类,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3,003万元,为预算的104.64%;
2. 国防支出272万元,为预算的120.89%,主要是按疫情防控要求追加了征兵工作经费;
3. 公共安全支出76,640万元,为预算的100.13%;
4. 教育支出180,249万元,为预算的99.95%;
5. 科学技术支出5,512万元,为预算的99.89%;
6.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322万元,为预算的99.61%;
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9,199万元,为预算的100.78%;
8. 卫生健康支出169,308万元,为预算的98.45%;
9. 节能环保支出5,147万元,为预算的99.98%;
10. 城乡社区支出114,837万元,为预算的100.49%;
11. 农林水支出430万元,为预算的100%;
12. 交通事务支出1,015万元,为预算的100%;
13.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958万元,为预算的103.32%;
14.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964万元,为预算的33.06%,主要是将保市场主体融资担保资本金支出6,000万元,调整至“其他支出”科目;
15. 金融支出1,592万元,为预算的100%;
16. 住房保障支出42,299万元,为预算的100.27%;
17.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639万元,为预算的100%;
18.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772万元,为预算的103.77%;
19. 债务付息支出3,838万元,为预算的100%;
20.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0万元,为预算的100%;
21. 其他支出9,001万元,为预算的233.43%,主要是将保市场主体融资担保资本金支出6,000万元调整至此科目。
2020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44.8亿元,包括: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亿元,返还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38.1亿元,上年专项结转0.82亿元,调入资金4.02亿元,债务转贷收入3.0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81亿元,。
2020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144.8亿元,包括: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6亿元,转移性上解支出58.89亿元,债务还本支出1.31亿元。
以上收支相抵,可以实现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调整预算,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调整为41.27亿元,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量调整为41.27亿元。
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预计完成41.27亿元,为预算的100%,包括: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0.18亿元、转移性收入41.09亿元(含上级转移性收入5.14亿元、上年结转收入0.04亿元、抗疫特别国债5亿元、债务转贷收入30.91亿元);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预计完成41.27亿元,为预算的100%,包括: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41.02亿元(含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04亿元、城乡社区支出24.74亿元、债务付息支出0.15亿元、债务发行费支出0.03亿元、特别抗疫国债安排支出5亿元、其他支出11.06亿元等),转移性支出(年终结余)0.25亿元。
以上收支相抵,可以实现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调整预算,其中: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0.54亿元;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量为0.54亿元。
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预计完成0.54亿元,为预算的100%,包括:利润收入0.18亿元、产权转让收入0.36亿元;
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量预计完成0.54亿元,为预算的100%,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36亿元(为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调出资金0.18亿元。
以上收支相抵,可以实现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项预算收支均为预计执行数,待财政年度终了,市区财政体制结算完毕后,再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全年决算,由区政府适时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四)政府债务情况
2020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区政府债务限额57.0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9.56亿元,专项债务限额37.53亿元。
截至目前,我区政府债务余额45.1亿元,其中:
1. 一般债务余额10.67亿元,包括:2016年政府债务1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8年政府债务1.96亿元,用于军运会场馆建设及保障路线提档升级项目;2019年政府债务4.66亿元,用于新校建设、军运会保障项目;2020年政府债务3.05亿元,用于新校建设和军运会项目尾款,以及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
2. 专项债务余额34.43亿元,包括:2017年专项债务2亿元,用于区土地储备;2019年专项债务1.52亿元,用于区土地储备;2020年专项债务30.91亿元,用于区老旧小区功能提升工程、棚改等项目。
本级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上级核定的限额以内,风险可控。
二、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效果
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财力保障的政治责任,用好用足一揽子政策,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全力稳住财政经济运行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取得积极成效。
(一)克难攻坚,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
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财政部门的头等大事和政治任务。坚持“特事特办,急事特办”,启动资金应急拨付程序,切实保障资金直达疫情防控一线。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江汉区新冠肺炎防控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18个文件通知,全方位指导单位规范防疫资金、防疫物资的管理。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印发《关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压减财政资金的通知》,以非常规的手段通过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债券置换资本性支出、全面清理存量资金等方式,统筹置换收回区本级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收到综合财力补助、防疫专项补助、抗疫特别国债,以及其他各类防疫捐赠资金,有力保障了各类防疫救助政策的落实。
(二)全力以赴,促进疫后经济恢复
主动对接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全面落实我区扩大就业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具体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有效落实各项稳企惠民政策,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拨付贴息资金,为保供企业发放电费补贴,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发放财政补助,为“四上”企业安排稳定经营补助,为承租行政事业单位及区属国企的个体工商户及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严格执行疫情期间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抢抓政策窗口期和机遇期,共成功申报发行专项债券项目9个,较好地发挥了债券资金补短板、惠民生、促发展作用。
(三)主动作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功能。精准落实产业政策,疫后兑现各类奖补资金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稳定运行。投入财政资金6000万元,支持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全面落实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制度,取消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投标保证金,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预留给中小微企业。
(四)精准发力,全力守护民生幸福
始终坚持把保基本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从严从紧加强预算管理,制定《预算支出管控清单》,明确“必保”“禁止”“严控”三类事项,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取消无效低效支出,压减和清理收回的资金全部用于保障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基本民生。在财政收入锐减的情况下,抢抓中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增加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机遇,精心策划专项债项目,争取回来的债券资金优先投向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
(五)提质增效,扎实推进财政改革
围绕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绩效,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健全财政直达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加强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管,加快资金的分配和下达,确保财政资金惠企利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一级预算单位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全覆盖。强化政府债券预算和限额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坚持债券规模与可承受能力相匹配,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强化政府采购监管,不断完善电子商城交易平台,促进“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高效运行。
三、2021年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2021年,江汉区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盘活存量资金资产,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为江汉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实现112.7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14.23%;非税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28.05%。
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80亿元,同比下降5.44%。按支出科目功能分类,具体安排如下: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4,038万元,同比增长1%;
2. 国防支出270万元,同比下降0.74%;
3. 公共安全支出84,179万元,同比增长9.84%;
4. 教育支出191,283万元,同比增长6.12%;
5. 科学技术支出6,025万元,同比增长9.31%;
6.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418万元,同比增长25.36%;
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2,023万元,同比增长10.76%;
8. 卫生健康支出60,432万元,同比下降64.31%,主要是较2020年减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级专项补助,剔除这一因素后,2021年预算同比增长9.7%;
9. 节能环保支出8,067万元,同比增长56.73%;
10. 城乡社区支出131,112万元,同比增长14.17%;
11. 农林水支出430万元,与上年持平;
12.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153万元,同比增长9.96%;
13.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58万元,同比下降74.43%;
14. 住房保障支出39,114万元,同比下降7.53%;
15.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00万元,同比下降53.05%;
16.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149万元,同比增长9.99%;
17. 债务付息支出4,809万元,同比增长25.3%;
18. 其他支出17,440万元,主要安排机动、政策性预留、政府投资项目预留等经费;
19. 预备费8,000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
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预计实现148.3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7亿元,上级返还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17.97亿元,调入资金5.48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22亿元,预计新增一般债转贷收入6亿元。
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安排148.3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亿元,转移性上解支出67.37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亿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1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预计24.66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1.19亿元,转移性收入23.47亿元。
2021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量预计24.66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23.44亿元,包括城乡社区支出22.1亿元、债务付息支出1.2亿元、其他支出0.14亿元(福彩公益金);转移性支出1.22亿元,包括:调出资金0.97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余0.25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1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预计115万元,为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收入。
2021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量预计115万元,为调出资金。
四、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确保完成2021年预算任务
(一)紧盯“发展”,养护财源稳定区域经济
继续落实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确保各项政策红利在我区持续释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支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打造金融中心、加快建设消费中心,促进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兴财源。进一步优化财政服务,积极促进楼宇经济筑巢引凤,集聚发展动能。落实服务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支持政策,充分利用政府融资担保平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导向功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领导、财税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服务格局,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二)围绕“民生”,切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就业投入,落实惠企稳岗补贴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落实居民低保、残疾人普惠、优抚安置、特困医疗救助等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兜牢社保底线。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健康江汉。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落实生均公用经费调整政策,保障教师待遇,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大公共文化投入,落实文化惠民补贴政策,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行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区。
(三)聚焦“改革”,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坚持抓改革、建机制、促创新、提绩效,逐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构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落实统一的预算管理业务规范和系统建设标准,提升财政服务和治理效能。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事前绩效评估,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完善政府采购交易制度,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深度融合,逐步建立职责清晰、规则科学、机制健全、功能完备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四)强化“规范”,深入推进法治财政建设
组织开展大范围、多层次、全方位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宣传和培训,探索解决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力量不足问题,抢抓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契机,促进单位制度健全,程序规范,管理提升。不断加强财政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债务风险预警和动态监控,坚决防范债务风险。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逐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制度,实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运作高效”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目标。
各位代表,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支持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攻坚克难,为促进江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