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政府信息公开

        文      号 发文日期 2021-07-23 17:05
        发布机构 江汉区发展和改革局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江汉区关于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省序号35)整改情况的公示

        江汉区关于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省序号35)整改情况的公示

        字号 :  | 
        更新时间:2021-07-23 17:05 发布时间:2021-07-23 17:05 |  来源:江汉区发展和改革局

          一、反馈内容

        反馈意见八: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三线一单”,强力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控重点区域环境风险项目,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空间布局、港口岸线开发利用,确保长江、汉江武汉段生态安全。努力擦亮汉牌生态名片,充分彰显武汉市两江脉动、百湖润泽、群山点缀等方面的自然禀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提升“两江四岸”、湖滨、山地、公园等特色生态空间的品质,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提升城市生态竞争力,营造绿色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成色。

        二、整改目标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严守“三线一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不懈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提升岸线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成色。

        三、整改情况

        区发改局高度重视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行动方案,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共生,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协同协调、共建共享,传承文化、凝心聚力的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清单管理,按要求将工作任务逐条、逐项分解到各责任部门,规定整改时限,做到整改目标客观明确、科学合理,整改措施紧盯问题、落细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严守“三线一单”,构建绿色发展方式

        作为“三线一单”的重点管控单元,我区严格遵守《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鄂政发〔2020〕21号)有关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硬性管控要求。将“三线一单”作为综合决策的前提条件,在全区规划编制、产业布局、重大项目选址和审批等方面加强相符性、协调性分析,不变通突破、不降低标准。单元内严禁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用地,禁止引入列入国家已发布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的项目,长江、汉江内岸线严格执行省总体准入要求中关于岸线及港口、码头布局的约束,区域内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规划环评(跟踪评价)中环境准入要求;加强“三线一单”与环评、排污许可、环境执法等工作的衔接,发挥分区管控的源头预防引领作用,将管控要求贯穿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全过程,守住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打击各种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坚决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生态控制线区域生态补偿的意见》(武政办〔2018〕34号),做好全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区域生态补偿工作,2020年“生态补偿”市级转移支付资金达4722余万元。

        持续巩固长江禁捕退捕成效。召开了长江禁捕工作推进会,布置长江禁捕工作。上半年组织多次专项执法行动和夜间水域巡查,共出动执法力量5000余人次、警力110余人次,执法车207台次,检查农贸市场商超经营户5000余家次、酒店餐饮单位9000余家次、网络平台内网店2000余家次、网站21家次,巡查江堤累计1300余公里。驱离违规垂钓人员119人次、处理涉渔投诉3起、没收多钩60余口、放生渔获物10余公斤。

        完成河湖排口排查溯源工作。全区6个湖泊排口全部为雨水口,没有排污口,沿江排口已经全部封堵。加强趸船污水的收集处置,市轮渡公司投资3000万元打造了一条专门用于污水收集清运的“轮渡环保1号”,对轮渡码头趸船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按时收集,集中清运,确保生活污水不直排长江。全区无黑臭水体、无小微水体,全区6个湖泊无入湖排污口、无污水直排湖泊现象,湖泊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平。

        持续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推进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上半年全区建成充电805个,其中直流桩60个,交流桩745个,建成6个集中式充电站;推广分散式光伏发电项目,上半年全区有15个光伏发电备案项目,装机容量242千瓦;推进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建设,国网湖北公司在王家巷码头投资建设的岸电装置全年充电量达25万千瓦时,可减少燃油消耗近百吨,长江海外公司将旗下长江壹号、长江贰号、维多利亚5号等五艘游船的受电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减少了燃油消耗,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

        (二)打造慢行网络,推进江汉碧道建设

        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项目于2020年12月正式启动,涉及长江、汉江约170公里范围,将打造全贯通的碧道慢行网络,连接两江四岸江滩公园及滨江岸线。该项目由武汉碧水集团承建,武汉生态设计院和上海建工设计院共同设计,预计总投资11亿元(含岸上建筑征收)。工作专班在市水务局办公,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统筹项目实施推进工作。江汉碧道项目起于武汉关,止于龙王庙,全长约1200米,工程范围约8.25公顷,设计规划形成龙王庙节点、武汉关节点与观江文化慢道三大结构空间。因地理位置特殊,闸口单位复杂等原因,专班高度重视,多次讨论研究建设方案和资金渠道。区水务局已同沿江7个闸口码头单位通报项目方案,现阶段仅有3个闸口码头同意征收。

        (三)加强湖泊管控,打造绿色园林城区

        结合江汉区治水实践和水环境治理需求,按照区域与流域相结合、分级管理与属地负责相结合原则,压实各级河湖长的流域水环境治理管护职责,完善河湖长体系。印发《关于建立河湖巡查保洁的实施方案》《关于聘请“民间河湖长”的工作方案》等,编制“一河湖一策”负面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形成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的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体系,全区河流管护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启动健康河湖示范试点工作,开展西湖生态系统修复与改善,提升西湖水质与景观性,构建西湖“清水态”生态系统。开展河湖长制“六进”系列活动,引导公众参与河湖治理和保护。采取无人机飞检、实地巡查等方式摸底排查,实行涉河湖范围全覆盖管控、全过程监管,做到“四乱”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整改,确保动态清零。

        菱角湖公园改造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其中园路面积4934平方米、铺装场地面积11363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48平方米、绿化面积31007平方米等,项目投资约300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施工招标。

        2021年全区新、改建绿地约37800平方米;完成8个口袋公园的点位选址工作,预计年底前完成建设;在全区主次干道及公园内栽植大树1017株、花卉82671株,完成园林小景8处、花田花海5公顷,布置时令花卉约88万盆,打造花境600多平方米。

        江汉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7月23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