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江汉区马路拍“CT”,“道路体检神器”可探地下5米空洞

        发布日期:2022-02-28 10:28   来源:大武汉客户端

        道路上1毫米的裂缝,地底下可能是5米空洞,不用现场人工勘测,“体检神器”跑一下,就看得一目了然。

        “像拍CT一样给道路做体检,像医生一样给道路号脉。”2月26日,在武汉中央商务区,江汉区城管局两台“道路体检神器”高科技道路检测车正在为道路拍“CT”,诊断道路病害。

        据悉,去年以来,武汉市探索道路养护从被动式维修到预防式养护转变。本月下旬,江汉区城管局引进两台高科技道路检测车,大大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地下5米病害 “道路体检神器”跑一下就显现出来

        三维雷达综合检测车在淮海路检测路面。

        26日下午,在江汉区青年路路上,一辆越野车缓慢行驶,后方警示灯不停闪烁,车后离地面不到10厘米处,拖着一个长方体的装置,车身上标有“三维雷达探测车”字样。

        江汉区城管局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中心巡检员张亚云说,这是探地雷达装置,紧贴地面方向有16个雷达模块,不停地向地下发射脉冲雷达信号,可检测道路3米到5米深度。包括采集数据、生成图像、识别图像、判断病害、建立台账、养护计划等道路检测各个环节。

        对常青路进行实时监测。

        在车的后方有两根管子和车身相连。张亚云说,一个是直径约6厘米排风管道,用来通风散热;另一个是走线管,所有采集数据汇聚到车内控制电脑上,“车辆在路上跑一下,地下5米深的病害全都可显现出来了。”

        值得一提是,车顶正上方还有一个GPS定位装置。“GPS定位可达厘米级,10厘米以内。”张亚云说,一旦通过探底雷达,发现某类型道路病害,GPS定位装置就标记出来,对应精确坐标,为日后道路养护提供支持。

        在车轮旁上方有天线一样装置,下端固定在车轮正中央。“只要车辆开过,就可以对该路段的道路情况了如指掌。”张亚云说,这是一个编码器,探地雷达和GPS设备所采集数据汇总到编码器,通过编码器转换,输送到车载电脑上,然后形成直观的数据,还起到行车测距的作用。

        “道路医生”提前预防 “健康指标”一目了然

        安装高清摄像头的综合检测车对路面检测拍照。

        当天15时34分,三维雷达探测车对江汉区淮海路道路“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在车内看到,16个通道雷达采集数据实时传送到车载电脑显示屏上,路面2米宽,3.5米深的地下图像随着一道道波纹不停变动,地下结构层的井盖、排水管、窨井都清晰可见。

        不到10分钟,车辆以40公里/小时速度行进在淮海路1900米处,检测员发现在1.2米处土质的填料有一些缝隙,判断疑似“土质疏松”,如果长期不处理可能会形成空洞。

        工作人员在三维雷达综合检测车内实时监测常青路。

        精准“号脉” 路面1毫米的裂纹也能捕捉到

        三维雷达综合检测车检测淮海路路面。

        2月26日下午,在汉口青年路,一台车身标有“道路综合检测车”也在路面巡检。只见车后支架上有两台补光灯,车前车后各有一台高清摄像头。

        “如果说三维雷达检测车为地下拍CT,那么道路综合检测车就是为路面做体检。”巡检员张亚云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停地给路面拍照,路面裂缝、网裂、坑凼等进行识别。

        在车载电脑屏看到,路面破损、车辙,构造深度,平整度等检测数据不停变化。坐在显示屏前的技术人员能马上看出道路端倪,精准“号脉”。

        15时15分,在常青路居然之家附近路段“捕捉”到一条长约1.5米,宽约0.3厘米的裂缝。张亚云说,这种裂缝很小,通过预防性养护,定期观测即可。如果裂缝持续扩展,形成块状裂缝就应该修补。“通过监测,发现常青路抗滑能力、行驶的舒适性是符合要求的。”

        “路面1毫米的裂纹也能捕捉到。”张亚云说,以往维修,必须通过巡查员的肉眼观察,用笔记下来,或拍照收集,效率比较低。通过道路综合检测车拍摄后,测距定位方式记录,道路病害可以一目了然,很精确计算出破损大小、位置等,为后期道路养护制定更科学的方案。

        如效果很好 将向全市其他城区推广

        上路前,工作人员对三维雷达综合检测车进行检查。

        “3公里的青年路,以前需要8个人同时采集四项指标,采集时间需要半天以上,这台车10余分钟就可以采集出来。”张亚云介绍,除了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外,在安全性方面,以前需要人工站在道路上,进行手工测量,非常不方便,而现在检测数据更加全面科学。

        江汉区城管执法局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中心主任李丹丹说,去年,江汉区道路日常维修案件超过3000件,维修面积近5万平方米。由于道路维修量大,受到施工条件制约,在处理及时性和养护品质上,还存在一些差距。“高科技道路检测车运用从被动式维修到预防式维护,通过模式转变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同时保证道路平整性和安全性。”李丹丹说。

        李丹丹称,江汉区目前共有187公里、140多条主次干道,下一步根据计划安排,“地毯式”对每条道路进行体检,形成完整的检测报告,道路养护“对症下药”。

        武汉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称,今年将发挥智慧城管建设,在城市道路养护精细化上下功夫,如效果很好,将向全市其他城区推广该养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