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系统自动录信息识别健康码 “数字哨兵”让防控更精准

        发布日期:2022-11-20 14:51   来源:湖北日报

        “绿码,请通行。”近日,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江汉里社区江汉人家小区门口,来往行人将脸对准人脸识别系统,约3秒后,系统播报健康码状态并打开小区门闸。

        “进出小区的效率大幅提高!”江汉里社区党委书记任莲芳介绍,系统兼具健康码识别、测温、戴口罩识别等功能,一遇异常就不会开门,小区减少了值守人员,管理也更精准。

        9月底,江汉里社区成为我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开展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及核酸检测试点。一个多月以来,社区持续投入智能设备和志愿服务,科学精准防疫取得显着效果。

        人机补位,核酸采样人力减半

        江汉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核酸采样亭外,居民有序排队做核酸。与普通采样亭不同的是,亭中仅有一位采样人员,信息录入由一台自助机承担。

        这台自助机置于采样亭内,对外显示的屏幕上有摄像头,居民仅需向摄像头展示健康码或者身份证,即可获得采样凭证,立马核酸检测。

        “机器录入信息,节省了人力,而且非常准确、方便!”江汉里社区居民刘顺芝带着孙女一起做了核酸,对社区快速检测非常满意。

        江汉里社区还发动有医疗执业资质的居民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累计招募到信息录入员和秩序维护员115名、采样员85人。经过4轮培训、一对一考核,55人领取核酸采样资格证后上岗。

        “原本一个采样点位需要录入员、采样员、秩序维护员等8人轮班,社区5个点位一天需要有40人参与相关工作,现在仅需12人左右。”任莲芳说。

        此外,江汉里社区还建成智慧信息系统平台,每隔2小时更新一次数据,推送未检人员名单,并通过一键群发短信或电话提醒。未及时做核酸的灰码人员,则由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上门服务。

        “爱心资产”为志愿服务“加油蓄能”

        2020年,江汉里社区成立之初,即同步组建“一呼百应志愿服务队”。疫情发生以来,志愿者自发为居民提供值守、送饭、买药等多种志愿服务,迄今成员超过500人。

        江汉里社区将核验录入、卡口值守、信息排查、保供等防疫志愿服务项目纳入志愿者“时间银行”积分体系,让无形的“志愿服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爱心资产”。

        社区链接14家单位、11家市场化机构、17家社会组织,提供共享单车卡、老年食堂餐券、停车费抵扣券等项目100项,可通过“时间银行”积分兑换。

        目前,江汉里社区单日采集最高保有量可达5000人左右。社区还组建了一支由7名志愿者组成的核酸检测队,对高龄老人、失能人员、残障群体等人群开展上门采样,确保核酸检测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