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江汉区档案馆坚决打好武汉保卫战

        发布日期:2020-04-30 16:17 打印

        疫情当前,在“前线”,白衣战士不计生死,勇敢逆行,用生命守护着生命;在后方,一群档案人废寝忘食,竭尽所能,为提供良好的保障而不懈奋斗。

        2月15日上午八点,在全区召开疫情防控视频会议后,副馆长陈滨宇同志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强调区委书记张俊勇同志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管控,全面落实封闭管理工作要求。二是全力救治,做好“四类人员”的排查,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做好工作台账,及时总结,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馆长夏伟平同志立即对下一步工作作出统筹安排,全馆干部职工纷纷响应,表示将全力以赴,担当尽责,为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作出我们的贡献。

        疫情暴发以来,江汉区档案馆的党员干部们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坚守岗位,带领党员干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暖人心、聚民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按照上级精神,对标对表,狠抓工作落实。”这是馆长夏伟平同志布置有关工作时常说的一句话,他要求我们对照文件要求进行再梳理,全力做好内蒙古援汉医疗驻阳光酒店的服务保障工作,及时传达区委区政府抗击新型肺炎工作的有关精神,并做好档案馆人员调度、物资协调等工作。协调解决医疗队住宿、生活、通勤、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与商务局联系,争取到了猪肉、鸡蛋、蔬菜等紧缺的物资,充分发挥了主要负责任人的领导、示范作用。

        “转去十年,这都不算什么。”这是副馆长向建华同志到物资组领取调配物资累得满头大汗时说的一句话。尽管年纪较大,但是他率先垂范,每次物资搬运都是抢在先、干在前。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又被抽调至区医疗保障组,不仅要做好区属层面的医疗保障,还积极参与档案馆的疫情防控工作,出谋划策,协调社区出面为医疗团队争取消毒酒精。

        “我就在馆里安营扎寨!”这是副馆长陈滨宇同志在上班路上不慎摔跤扭伤了腰,主动要求在馆值守时的一个表态。他坚持带着伤将行李搬进办公室,以办公室为家,24小时在馆值守。虽视力不好,但仍然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先后下社区值守为群众答疑解惑、为内蒙古援汉医疗队协调筹备各项生活物资。在人手紧张、车辆不足的情况下,还动员女儿出人出车,为医疗队后勤保障运送物资。不仅如此,他还发挥自己医学专业知识的优势,积极向干部职工和社区干部科普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及时做好大家的心理疏导,被大家笑称为档案馆的“陈南山”。

            “没关系,让我来!”这一声铿锵有力的应答正是来自档案馆副馆长李娟同志,作为领导班子中的女同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巾帼不让须眉。2月4日晚,区档案馆突然接到内蒙古援汉的102人医疗团队的后勤保障任务。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大家都已回家。作为团队联系人,李娟同志顾不上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接待好远道而来的医疗团队,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尽管夜已深,人手也不足,李娟同志迅速对接,协调酒店负责人进行调度,严格按照三级防护等级为“战士们”办理消杀入住,安排晚餐、搬运行李……待一切办妥回家,已是第二天凌晨二点,李娟同志也只是稍作休息,便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去。连续几天的超负荷运转,她不堪重负累病了。虽然无法亲临现场,但她仍然通过电话等密切连线现场保障工作,多方努力,为医疗团队购置餐盒、鞋套、食品、水果等生活用品。

            “孩子们想喝可乐!”“队里有几个孩子过敏!”工作群里每天都会传来四级调研员向其芳同志的实时播报。看着这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年轻面庞,除了感动、感激,还有心疼。在李娟同志累倒后,她勇挑重担,及时接手档案馆驻酒店联络员工作,除了做好日常的沟通协调和保障工作,她发挥钉钉子的精神,多方协调,多方询问,用自己的私家车到处为医疗队筹措、运送物资。在全区医疗物资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她及时通过社交平台寻找志愿者团队,协调社区出面,争取到了医疗紧缺物资,确保内蒙医疗队在一线安心抗疫。

        “妈妈要去抗疫了,你在家好好做作业!”交代完即将小升初的女儿,办公室主任贺瑜同志转头就踏上了去单位抗疫的征途。贺瑜同志在家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的情况下,仍然心系单位,每天由丈夫开车往返近四十公里,从江夏区接送上下班。为确保不耽误疫情防控工作,有时任务繁重时为了节省时间,克服困难,就蜷在办公室沙发上将就一晚,第二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沟通协调、上报信息、争取物资、通知发放......一项一项事务繁琐单调甚是辛劳,但是她任劳任怨,认真细致,确保不出任何纰漏。

            “今天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而这对于档案科负责人帅维勇同志来说早已是常态。正月初三,当大多数人还在家里庆祝新年的时候,一纸调令,他立马收拾行装,加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专班,每天负责会务组的有关文件、通知、简讯的印制发放工作,积极参加各种会议的筹备组织和服务工作,情况紧急时还要一个个电话通知参加紧急会议和应急行动,除此之外还随时参与抗击疫情的数据统计、信息汇总、舆情值班和会务组后勤保障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彰显了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优良品质。

        还有病休、滞留在外地的干部也时刻心系抗疫工作,他们虽然不能在一线工作,但大家的心是联系在一起,都是尽最大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支持配合档案馆的服务保障工作。郑毅同志病假未满就主动向领导请战参加抗疫工作,利用网络积极联系采购酒精、手套、护目镜紧缺物资。身在蕲春老家的余媛媛同志也是想方设法收集信息,多方联系捐赠者争取到酒精等紧俏物资,密切关注档案馆抗疫工作,宣传报道医疗队后勤保障工作等,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江汉区档案馆这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团队,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活力和战斗力,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干部,也是万千普通人的缩影,他们用行动书写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展现了档案、史志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