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勤个人防护
乘坐公共交通时,尽量错峰出行,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不触碰车内设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上班路途近,建议步行或骑自行车;有私家车,尽量自己开车。乘坐网约车时,选择坐在后排,全程佩戴口罩,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除必要的地点交流外,不要与司机攀谈。触碰公共设施后、咳嗽用手捂口鼻后、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应避免接触眼口鼻并及时洗手或手部消毒。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二、办公个人防护
进办公室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并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或手部消毒。若体温高于37.3℃,应上报单位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前往医院就诊。尽量走楼梯代替乘电梯。若电梯间较拥挤,可等候下一部电梯。触摸电梯按钮后要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或手部消毒。多人同时办公时全程佩戴口罩,与同事保持1米以上距离,做好办公环境和公共物品的清洁消毒。
减少集中开会,用网络会议代替线下会议。必须集中开会时,全程佩戴口罩,压缩会议时间,人员间隔1米以上,传阅文件前后需进行手部消毒,会后消毒会场。办公场所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三、进餐个人防护
餐前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或手部消毒。尽量错时就餐、轮流就餐,单人单桌或隔座而坐,避免面对面就餐,不要相互分享食物,不要谈话交流,缩短就餐时间。外卖食品尽量无接触拿取。
四、返家个人防护
下班后尽快返家,不聚会,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回家后将自己身上所穿着的衣物进行更换,外套和家居服要分开放置。普通场所工作人员回家后可以把外出服挂在阳台等通风的地方,有必要清洗时可以加入适当的含氯消毒剂或者使用洗衣机高温热水功能。不建议将酒精用于衣物喷洒消毒。
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或手部消毒。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如厕后先把马桶盖盖好,再冲水。如厕后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含氯消毒剂如84等主要用于物体表面和地面消毒。75%酒精主要用于手部消毒,不可将酒精用于大面积环境物表喷洒。消毒剂一定要妥善存放,远离明火。平衡膳食,均衡营养,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家人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报》2020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