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北湖街始终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以“ 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为工作原则,以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为目标,坚持提高认识、深入排查、严防严控、完善机制、营造氛围、监督问责,强化“六个专班”工作职能,紧盯“扫”字下功夫,除恶务尽,做到“实、全、新、督”,精心组织,线上线下多举措开展宣传活动,久久为功,高压推进,在攻坚克难中完善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专项斗争不断深入,用扫黑除恶实际战果回应群众期待。
(一)突出“实”,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扫黑除恶合力。一是部署实。组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制订《北湖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方案》及工作推进表,设立6个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工作步骤、目标、任务、措施,自上而下签订承诺书,围绕“七个一”(一个单子、一本册子、一段视频、一批展板、一块电子显示屏、一支宣传队伍、一支应急力量),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二是展开实。依托“支部主题党日”学习讨论,教育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发动“红色队伍”入户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严抓“两委”换届,严防涉黑涉恶人员被选入社区“两委”。三是督导实。抽调专人组成督查组,每天检查抽查,公布查出的问题,督促整改。严肃执纪问责,督导纠正领导不力、整治不到位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二)着眼“全”,坚持“三扫”牵引,推动扫黑除恶落实。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扫黑除恶全员知晓、全面行动,各项工作全覆盖。一是扫盲点,除思想积疴。强队伍先强自身,重点抓领导机关、社区工作人员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掌握,并组织考试摸底,扫自身盲点;抓夜市、网吧、三圈、共建单位应知应会了解,扫区域盲点;抓涉毒、涉邪教、“两劳”人员应知应会知晓,扫特殊人员盲点;清除纠正与己无关、不会临头等思想积疴,防止“灯下黑”。二是扫盲区,除行动迟缓。强整体难在补缺,重点抓全员全面全覆盖,创新工作思路,变生硬宣传为贴近生活互助互补宣传,向商户发放了1100 余张以“扫黑除恶”为主题的收款码背景卡,实现商户居民联动,8月27日武汉政法、长江日报、江汉之声为此进行了宣传报导。抓背街小巷、地城边缘临界,清除纠正行动滞后。角落遗漏等工作盲区,做好宣传“补位”,防止“缺位”。三是扫平台,除监管松散。强监督贵在坚持,重点抓社管平台、智慧北湖“微邻里”信息推送,动态宣传舆情反馈,发挥平台服务管理功能,实现居民“零接触”监督,清除纠正平台利用率低、监管不力等工作乱象,防止“涣散”。
(三)立足“新”,创新宣传手段,壮大扫黑除恶声势。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创新手段,把民心工程根植民心。一是线上通过微信圈、QQ圈、美篇、斗鱼直播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网络影响力。二是线下通过宣传单、横幅、海报上墙宣传,社区网格员入户宣传,重点地段、重要场所设点宣传,组织小型活动、借助商铺酒店广泛宣传,协调辖区单位、商铺LED屏进行协助宣传。三是创新制作以“扫黑除恶”为主题的收款码背景卡,让居民购买商品扫码付费的同时,也能分享“扫黑除恶”宣传标语及举报电话。四是通过“邻里夜话”、“邻里管得宽”、举办居民小活动等“微活动”进行专题讨论宣传,发动居民热议,让居民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居民参与意识。五是联合发动辖区文明单位、综治共建单位参与宣传活动。采用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全方位宣传,壮大声势,切实让扫黑除恶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四)紧盯“督”,严密摸底排查,扩大扫黑除恶战果。紧紧扭住督导检查环节,改进督导方法,提高线索发现能力,做好督导整改。一是用好“雪亮工程”平台。有效发挥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功能,对学校周边、集贸市场、地铁口等重点敏感地段进行监控值守,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手段,消除隐患。二是加大线索核查力度。坚持线索导向,按专班六个小组,组织派出所、机关各科室、社区干部、安保力量等,对辖区单位、重点场所、重点群体开展“问题”和“苗头”的双重梳理和摸排,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清晰,切实为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三是加大治安整治力度。按照“黑恶必除,除恶务尽”的要求,对突出治安问题开展不定期“微整治”,对建筑工地、五小场所等重点部位进行清查,对收到的6条涉黄涉赌等警情进行核查,按流程上报。截至目前为止,未接到黑恶举报线索和警情;未发现本辖区、本单位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公司)参与江汉区城市建设发展有强揽工程、严重扰民及违法犯罪等行为。